對於一向注重教育訓練與e化的中國信託來說,導入數位學習過程,遇到的最大困難反而是,原有的訓練中心已經相當具有規模且成效顯著,要在既有的訓練體系中,再增闢出來新的數位學習系統的說服過程。 中國信託HR規劃中心傅婉瑜經理指出,早在六年前,中國信託相關主管看過數位學習相關的介紹後,就對這個新的平台很有興趣,而且用了長達兩年的時間做評估與規劃的工作。結果,三年前中國信託在決定導入數位學習系統之前,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內部溝通。因為中國信託一向相當注重人員訓練,所以多年下來,已經建立相當完整的訓練中心課程與規劃,要在這麼完善的實體訓練中心之外,在建立一個新的訓練體系,內部溝通上花了不少時間。 而在外部環境上,中國信託遇到的困難則是提供服務的公司與廠商當時的規模都不大,對中國信託這種規模的企業來說,找一個可以永續配合的廠商是很重要的考量,而當時也有外商提供相關的服務,可是平台叫價太高,高達數千萬元,成本效益很不划算,讓當時的中國信託在做導入決策時著實地傷透腦筋。後來,因為華航及竹科的一些大企業相繼決定用一宇的平台,中國信託才敢放心地決定採用一宇的平台,推動他們的數位學習課程。 2003年9月,中國信託在決定導入之前,先做了幾次的暖身活動,讓員工們先適應線上課程的方式。第一個就是為平台做命名的活動。當時對所有員工發出電子郵件,希望員工們可以幫平台命名,結果發出信件一個小時後,就收到一百多封回信,兩個星期總共收了三百多封,算是內部對數位學習系統的第一次接觸。 接下來就是讓員工們開始學習上網去做「功課」。當時因為金融業證照考試剛開始,於是公司就設計了一些考試題目,推出線上測驗,讓公司員工先試用。當時的考試題目共有三十題,全部都是在線上考試、作答、批改答案。結果,中國信託估計若用傳統人力考試的話,必須花費28人力的工作,透過線上,只要將程式放上去,就可以輕鬆完成。 後來同年的十一月,中國信託又再一次推出線上測驗,十二月因為有新的併購事業納入,又針對併購進來的新進員工做了一次線上測驗,加上當年的聖誕節,透過數位學習系統,跟員工一起發聖誕卡過節,在同年年底就正式對內宣布,中國信託的數位學習系統正式上線。 有了平台之後,就得有內容加入;於是設計「新人訓練」成了中國信託數位學習系統開張後第一件大事。當時為了將新人訓練課程納入數位教育訓練體系,中國信託特別製作了「中國信託與我」等四個網路課程,另外也買了Harvard Business Review共三十七門課程,供員工上線去點選學習。當時還設定上線員工不得超過九十九人,結果內部員工反應相當熱烈,讓數位學習課程在中國信託內開始受到重視。而且就連第一線的業務單位,也開始注意到這個後勤單位提供的特別服務,可以為他的業務操作上帶來怎樣的便利性。 業務部門最開始注意到數位學習的方便是因為早上的晨訓時間。本來中國信託的業務單位,每個星期都有兩次的視訊會議時間,在這個時間由業務單位提供相關事宜的討論與訓練。結果員工們為了這個視訊會議時間,都得趕著在八點半到辦公室,參加視訊會議,對於忙碌的業務人員來說,因為「趕時間」的壓力很大而多所抱怨。 後來,業務發現,只要將要布達的事情放在網路上,員工們只要去收看、收聽內容即可達到即時更新市場資訊的目的,而不必一定得趕在指定時間到達指定地點,對這些第一線的業務人員來說,無疑是最大的方便。於是後來針對金融市場的最新動態課程,就改為每個星期三次,早上七點開始,就在網路上直接可以收到即時的訊息。 市場會報可以這樣做,包括其他的專業訓練課程也可以。為了提高金融業的控險能力,通過國際最高協定「巴賽爾協定」,2006年台灣金融當局也要求台灣銀行業者要開始跟進,這個新作法給了金融業相當大的衝擊,首先就是許多內控機制都必須跟著調整,因此產生了強大的內需訓練的需求。中國信託指出,這些專業課程,例如作業風險、信用風險等,也同樣可以透過網路去進行。 除此之外,就連內部的稽核單位也發現了數位學習的好處。中國信託的稽核單位,也開始將內部人員一年兩次的的法令規定訓練課程加入數位學習裡。另外,法金部門也一樣,將其理論規範和制度等課程,都相繼納入數位學習課程中。 內部反映這麼熱烈,讓中國信託的數位學習推動也更為積極。而在積極的推動中,中國信託發現主要的困難點仍在於適合的內容難找上。外製課程主要的問題是中文化的問題還沒有辦法解決。 現在金融業的外在環境變化很大,人員需要的訓練相當多且廣,可是如果全部要靠外購的話,費用很貴;而如果內製的話,目前的製作工具都不夠好,效率不佳是最大的問題。另外,影音課程則仍有頻寬不夠的問題存在。至於未來的努力,中國信託強調將會加強在提升課程的互動效果上,會在課程裡加入助教的角色與功能。 中國信託推動兩年數位學習後,去年得到亞洲銀行家協會頒贈的「亞洲人力資源管理獎」,給了中國信託的人力資源很大的鼓舞。雖然這個獎不是針對數位學習所頒,不過一向強調人力資源是一且根本的中國信託,未來的人力資源管理路上,數位學習所將扮演的角色勢必會更加吃重。 |
原文:http://www.elearn.org.tw/NR/exeres/754678F9-E2FB-4E28-8BE9-3CF78F3D1C2A.htm